当前,船海智能制造技术正由单点应用向全流程、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演进,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船海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力,9月5日,哈工程举办主题为船海智能制造“科技餐吧”活动。党委常委、副校长殷敬伟,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龙泉,船舶学院、机电学院、材化学院、烟台研究院、长三角高等研究院等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师代表共计2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殷敬伟指出,船海智能制造技术是引领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支撑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驱动力量。他要求,进一步凝聚全校共识、明确发展路径,推动校内各教学科研单位与船海制造龙头企业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他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痛点为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和跨学科协同,促进智能制造技术与船舶海洋工程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哈工程特色的船海智能制造创新高地,为海洋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科技与人才支撑。




会上,各学院聚焦船海智能制造领域,围绕关键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船舶学院、烟台研究院、机电学院及材化学院分别介绍了在水下湿法焊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高性能焊接材料、增材制造等方面取得的系列进展,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洋钻探船、海上钻井平台及深海重大装备制造,有力支撑了国家船海工程装备自主化与智能化发展。与会各方一致认为,面对船海制造领域的新挑战,应进一步打破学科界限,加快构建以实际工程需求为牵引、多学院协同攻关的科研新体系,持续推动船海智能制造技术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后续学校将持续加强船海智能制造领域布局,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充分发挥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材料焊接等相关学科教师的优势力量,强化校内多学科协同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对接龙头船企及国家级科研平台,推进青年教师挂职入企、深入制造一线,系统整合并凝练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高水平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形成船海领域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