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瞄准“海洋强国”目标
|
|
“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19日至20日,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就中心各成员单位协同组建首批协同创新团队、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宜达成共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教司教育处处长邢涛、中国造船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水利学科主任李万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科技部主任许淼、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钱建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科技部主任罗季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部发展经理林琳、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公司副总裁于亚、中国船级社副总裁兼副总工程师朱恺、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船所所长李炜,我校校长刘志刚、副校长夏桂华出席会议。中心12家成员单位部分教师与行政领导参加会议。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我校校长刘志刚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心主任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对中心组建和运行工作的汇报以及6所大学近年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情况汇报,深入讨论了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思路,重点讨论了2012年度应完成的主要运行工作,并对中心创新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经费筹措等相关运行工作举措形成了部分意见。
李东、黄平涛、李万红、钱建平、邢涛等领导分别讲话。与会部委机关领导对中心的定位高度认同,对中心的运行现状给予肯定,认为中心贯彻落实了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精神,符合国家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以及建设强大海军的战略需求,符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符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需要,希望中心进一步瞄准国家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前沿和重大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努力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会议就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以来以及今后的运行工作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未来协同创新中心将组织六校的相关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大会和十八大精神,明确高校的定位,更好地服务、支撑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企业将依托六所高校的智力支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早日实现我国成为造船强国的奋斗目标。
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于9月上旬正式成立。中心下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及科学技术委员会。我校校长刘志刚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校长夏桂华任主任委员会主任,中国造船学会理事长黄平涛任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心整合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优势高校创新能力,以行业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研究和认证机构为重点合作对象,共由12家单位组成,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海军装备研究院。
中心成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致函教育部表示推荐并支持由我校牵头申报的“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通过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高端装备制造科研项目、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等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向本中心投入各类研发经费10亿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也分别积极参与并致函教育部表示支持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