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黑龙江省环境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智能感知领域前沿技术与应用,探讨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智能感知技术在船舶与海洋装备领域的创新发展。党委常委、副校长殷敬伟出席会议。

殷敬伟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对重点实验室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他强调,在海洋智能化建设提档加速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环境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是响应海洋强国、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服务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他要求,实验室要坚持发挥多学科交叉和有组织科研优势,顺应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揭示新机理、提出新方法、突破新技术,持续将创新成果推向一线,做到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夏桂华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并表达了对实验室未来发展以及深化交流合作的期待,希望实验室能继续为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提供重要智能化技术支撑。

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蔡成涛教授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进展,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全景视觉系统、船舶航行态势智能感知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效。

湖南大学副校长、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树涛教授主持了实验室报告评审和交流环节,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实验室在智能感知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认为相关方向的研究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针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专家们在加强基础研究、拓展应用领域、强化国际合作、扩大行业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树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兰旭光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吴帆教授,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汪国华教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敏教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郑伟诗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滨教授等受聘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殷敬伟为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

会前,与会专家参观了黑龙江省环境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现场考察了实验室近年来在智能船舶、无人艇、智能感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现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