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学院引进的首套国产商品化串列加速器通过验收,其核心部件实现全部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串列加速器高端仪器设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助推学校核材料学科方向发展、加速实现核聚变堆工程化奠定坚实基础。

该套设备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学校“量身定制”的核科学研究关键设备,具备“双束辐照、高温、腐蚀”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材料辐照特性研究的能力,可以应用于反应堆材料辐照效应、辐射效应评估等核聚变材料研究工作。

串列加速器的特点是离子能量稳定性高,可提供的离子种类多,适合模拟反应堆的中子辐照效应。研究人员通过该套设备研究核燃料包壳、结构材料、中子吸收体等不同材料在离子辐照下的行为,可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筛选出耐高温、抗辐照性能优异的材料,推动实现核聚变堆工程化。

该串列加速器将面向行业开放服务,为我国核材料基础研究、辐射效应评估等前沿领域提供高质量高稳定性的技术服务保障,支撑核材料领域创新突破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3家行业单位提出共享使用加速器进行实验的需求。

哈工程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锚定核能领域前沿技术,深化学科交叉探索融合,打造了一批高水平试验装置和试验平台。作为国内重点高校第一个核学院和我国重要的核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哈工程核学院建有船舶热能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平台。

哈工程核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核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布局尖端学科方向,开展先进反应堆材料基础研究,从2012年开始建设核材料学科方向,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串列加速器实验室,购置先进试验装置。2014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核学院研制了国内首套“一机两用”工业辐照和工业CT装置10MV电子加速器。